长假赛前专项强化,卡诺瓦式训练筑牢马拉松配速根基:慧跑夏训第十九周课表解析
点击☝ 蓝字 ,关注慧跑 前言 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五天,跑完今天长距离训练,2025慧跑夏训就将进入第十九周(10月6日-10月12日),此课表的前三天,恰逢国庆长假尾声(10月6-8日)。 简单回顾...
点击☝ 蓝字 ,关注慧跑

前言
今天是国庆长假的第五天,跑完今天长距离训练,2025慧跑夏训就将进入第十九周(10月6日-10月12日),此课表的前三天,恰逢国庆长假尾声(10月6-8日)。
简单回顾一下第十八周课表,作为“长假初期基础铺垫”的延续与深化,第十八周依托国庆长假前五天完成了“间歇跑(600米×5组)激活最大摄氧量、核心与下肢力量双练强化基础、10公里模拟赛检验状态、27公里长距适应节奏”。
第十九周转入“专项能力攻坚期”——以卡诺瓦式马拉松配速结构化训练为核心,结合长假到日常的过渡节奏,实现“基础夯实→配速突破→长距进阶”的无缝衔接,为夏训后期的峰值训练筑牢配速感知与长距续航根基。
一、课表核心目的:从“基础积累”到“专项适配”的关键转折
第十九周聚焦三大核心目标:
1、配速记忆强化:通过卡诺瓦式结构化训练,让身体形成“马拉松目标配速(MP)”的肌肉记忆,提升比赛中配速稳定性。
2、长假到日常的节奏衔接:前半周(10月6-8日)利用假期尾声的宽松时间完成高强度核心训练,后半周回归日常后以有氧跑和长距离巩固效果,避免“假期后训练断层”。
3、长距离耐力进阶:将周日长距提升至32公里/150分钟,并用90%MP配速跑,模拟马拉松后半程“疲劳状态下的配速控制”,突破长距续航瓶颈。
二、分日课表特点:周一至周日的节奏与目标
周一(10月6日):跑休+力量训练
课表内容:今天长距离训练后,明天通过跑休让身体恢复,同时通过2组(半蹲起60次+全蹲起30次+箭步蹲左右腿各15次+立卧撑20次,组间休息2分钟),形成“周间力量衔接”。
周二(10月7日):50分钟恢复跑
课表内容:50分钟恢复跑。强度:60%MP。目的与特点:60%MP的恢复跑一方面缓解周一力量训练的肌肉微酸,另一方面通过“低强度唤醒身体”为周三高强度结构化训练“预热 可灵活安排在假期上午或傍晚。
周三(10月8日):卡诺瓦式马拉松配速结构化训练
课表内容:热身3公里+5组(3公里100%MP+1公里85%MP)+2公里冷身。强度:热身70%MP、冷身65%MP。目的与特点:本周最关键的“配速结构化训练”,采用马拉松训练大师卡诺瓦的经典模式。
周四(10月9日):110分钟有氧跑
课表内容:110分钟有氧跑。强度:80%MP。假期结束回归日常,110分钟时长适合工作日晚间或清晨完成,不占用过多工作时间,目的是在恢复中实现“有氧耐力微进阶”。
周五(10月10日):50分钟恢复跑
课表内容:50分钟恢复跑。强度:60%MP。目的与特点:短时间恢复跑让身体从周三、四的专项中“轻装上阵”,避免疲劳累积,为周六有氧跑和周日长距储备精力,是“日常训练节奏”中的重要缓冲节点。
周六(10月11日):75分钟有氧跑
课表内容:75分钟有氧跑。强度:80%MP。作为周日长距的“前哨训练”,避免从日常训练突然切换到32公里长距导致的肌肉应激反应,让身体逐步适应“持续运动状态”。
周日(10月12日):150分钟或32公里长距离跑
课表内容:150分钟或32公里长距离跑,取先达到为准。强度:90%MP,此配速(稍慢于目标配速30-40秒/公里)可模拟马拉松后半程“疲劳下的配速控制”,突破长距续航瓶颈;双重标准兼顾不同能力跑者,承接第十八周长距适应效果,强化长距离实战能力。
三、核心解析:周三卡诺瓦式马拉松配速结构化训练的价值
周三的“5组(3公里100%MP+1公里85%MP)”是本周课表的“核心专项能力训练科目”,其设计逻辑和实战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:
1.强度把控:在“刺激”与“恢复”间找平衡,适合夏训专项期
相比传统的“全马配速跑”,此训练更注重“强度交替”:
不堆乳酸:100%MP处于“乳酸阈值以下”的高强度有氧区间,不会导致大量乳酸堆积;85%MP的慢跑段能快速降低心率,为下一组目标配速跑储备精力。
贴合夏训进度:第十九周处于夏训中后期,跑者已具备一定有氧基础,此时引入“目标配速+调整配速”的交替训练,既能突破配速瓶颈,又不会像间歇跑那样造成过度消耗。
2.假期适配:充足时间保障训练质量,效果事半功倍
该训练安排在10月8日(国庆长假最后一天),恰好利用假期充足的时间:
热身充分:3公里70%MP的热身跑能彻底激活心肺,避免高强度跑时出现岔气等意外。
冷身到位:2公里65%MP的冷身跑可让心率平缓回落,配合赛后拉伸(重点小腿、髂胫束),减少肌肉酸痛的发生概率。
专注度高:假期无工作干扰,跑者能更专注于配速控制(建议佩戴心率表或GPS手表),确保每一组的3公里都精准落在100%MP区间,训练效果更有保障。
四、总结:第十九周是夏训“专项能力的分水岭”
如果说第十八周是“长假初期的基础奠基期”——通过间歇跑、力量双练、模拟赛和27公里长距完成“身体唤醒与节奏适应”,第十九周就是“长假尾声的专项突破期”——它以卡诺瓦式比赛配速结构化训练为核心,将第十八周的“短距离间歇刺激”升级为“长距离配速结构化训练”,将“基础长距”进阶为“准马拉松级长距”。对于跑者而言,本周训练的关键是“精准执行配速”:周三的结构化训练不追求“快”,而追求“稳”;周日的长距离跑不追求“距离达标”,而追求“配速均匀”。只有这样,才能真正将第十八周的基础积累转化为第十九周的专项能力,为后续夏训收尾和最终备赛筑牢根基。
五、第十九周课表
![]()
全马5小时~2小时半主要完赛时间段对应的训练配速表
![]()
六、马拉松训练配速的精准把控
如何个性化确定马拉松配速(MP)通常几个途径:
第一,训练有素的跑者采用上半年最快马拉松比赛配速;
第二,对于在马拉松比赛中后半程跑崩的选手,建议采用最近几周的5公里跑测试成绩来换算。关注慧跑公众号,发消息“5公里成绩换算马拉松训练配速”,可获赠“个性化%MP训练计算器”。
持续关注慧跑,有机会获得与之合作的热门马拉松直通媒体名额!
-全文结束-
评论
暂无评论,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