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察 | 一场马拉松与 TA 跑过的路

2025-10-26 13:54
0 阅读

2025天津马拉松 秋意再凉,也挡不住天马赛道上的热血沸腾。 今天早上7点半,2025天津马拉松鸣枪起跑,3.3万名跑者不惧秋寒,奋勇争先奔向终点,他们用脚步丈量了42.195公里的城市肌理,天津马拉...


2025天津马拉松


秋意再凉,也挡不住天马赛道上的热血沸腾。

今天早上7点半,2025天津马拉松鸣枪起跑,3.3万名跑者不惧秋寒,奋勇争先奔向终点,他们用脚步丈量了42.195公里的城市肌理,天津马拉松也跑过了它44载不平凡之路。

最终,中国选手康洋洋以2小时17分06秒夺得全马男子组冠军,阿奴拜克•库弯获得亚军,粟国雄获得季军。这是康洋洋长跑生涯中的第一个全马冠军,赛前他并没有想到能在这里站上最高领奖台,“天津的确是我的福地,今后还会将天马作为自己的参赛首选。”

李芷萱以2小时29分26秒夺得全马女子组冠军。

01

天津和马拉松44年的情缘

44年,天津和马拉松颇有渊源、难分难舍。

1981年3月,天津先于北京6个月举办了第一届马拉松。165名选手从河东体育场出发,沿着津塘公路跑向军粮城,然后再原路折返,回到河东体育场。据说当初之所以将津塘公路定为马拉松赛道,仅仅是因为它的“笔直”和“平坦”,但沿途风景谈不上“养眼”。 那一年的男子组冠军明秉方记得,由于当时没有封闭赛道,他听到了身后骑自行车的陌生人为他喊出的那一声“加油”。而女子组冠军罗敏琴穿着姐夫从部队寄回来的胶底鞋,用4个多小时跑完了全程,她在报名参赛之前甚至不知道马拉松到底要跑多少公里。


1981年天津马拉松比赛

从那之后,天津几乎每年都要举办马拉松比赛,有时候一年还举办两次,一次春季马拉松,一次秋季马拉松。马拉松这项运动算是在天津扎下了根,结下了缘。

2006年后,天津马拉松曾一度中断。2012年,天马离开市区,开始在武清区举办。2023年,天津马拉松时隔17年终于再回市区,人们惊喜地发现,串联起五大道、民园广场、世纪钟、天津之眼等标志性景点的天马赛道变得越来越美,也越来越有韵味了。


↑2023年天津马拉松

2025年,是天马回归市区的第三年,报名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58026人。从165到158026,数字见证了天马的成长,越来越多的外地跑者将天津马拉松视为一年中必跑的一站。尽管经历了44年的岁月变迁,但天津这座城市仍然像最初一样钟爱着马拉松,而马拉松这项运动也在持续回报天津给予它的这份厚爱。


2
025年天津马
拉松

02

借马荐城,透着天津人热情好客的性格

只要跑过一次天马,你便能体悟天津这座城市的温度。

网名“半全超人”的胡霜辰,是B站、小红书上一位小有名气的天津籍马拉松博主。自从参加了去年的天马后,他逢人便推荐自己的家乡。在他小红书置顶的作品中,有一段点赞数很高的视频,在这段2万多播放量的视频中,他以导游的方式,用第一视角记录下自己跑完2024年天马的全过程,而视频最大的亮点是他一边跑一边生动介绍天津沿途的历史文化。


↑胡霜辰(第二排右三)

今年,胡霜辰因伤错过了天马,但他没有彻底置身事外。25号一大早,胡霜辰带着15名粉丝群里的外地跑友到狗不理品尝了天津特色早点,凡是能代表天津饮食文化的早点,他应点尽点。比赛当天,胡霜辰在全马31.5公里处,也就是自己的母校南开中学门前,穿上校服为天马参赛选手加油助威,并且带上了香蕉、红牛、能量胶等物品,为选手们提供私补。“一来那里是我的母校,二来32公里左右正是选手们最艰难的时刻,我希望可以给他们带去力量。”胡霜辰说。

在国内国外跑过不少马拉松的胡霜辰,对天津马拉松有一种特别的情感。“毕竟是从小到大生活了30多年的地方,过去你用自行车、公交、地铁、出租车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走过无数遍的路,今天要用双脚跑着重新丈量,这种体验是不一样的,就连赛道两侧为你加油的口音都是那么熟悉。所以,我喜欢天马,推荐天马,完全是从我的情感出发的。”

胡霜辰的“借马荐城”,带着天津人热情好客的性格,其实,像他这样的人,在天津这座城市里还大有人在……

03

涌动的人群,流动的经济画卷

在首届天马女子组冠军罗敏琴的记忆中,当年报名天马既没有参赛包,也没有如今那么高的关注度,但她印象最深的是每间隔5公里一个的补给站上摆放的起士林糕点。在那个年代,寻常百姓家平日里是吃不起起士林的。罗敏琴带着弟弟参赛,结果弟弟“差点儿撑破肚皮跑到了终点”。

天津人讲究吃。如今,马拉松也带动了舌尖上的经济,天马的“可吃度”越来越高。这一点从天马参赛包里的食品种类之多就可见一斑。炸糕味儿的海河牛奶、利达面包、迎宾火腿肠、山海关豆浆……总有一款适合您的胃。


打着“飞的”从深圳来天津跑马拉松的杨超协,曾在天津北辰区工作过四年,这次带妻子来津,除了冲击个人PB之外,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重温天津的味道,八珍豆腐、红烧牛窝骨……用杨超协的话说,“站在旁边闻着都觉得幸福,十多年前的记忆一下子都回来了!”


↑杨超协与妻子

位于和平区贵州路与汉阳道交口的八号码头蒸汽海鲜火锅,是一家酒店的底商。这几天,随着2025天马的举行,八号码头的预定量也随着高了起来,“每天就是散客的咨询量,从高德到美团、大众点评线上数据,都是明显在增加的。”饭店执行董事刘宁喜形于色。

在天马的背后,是酒店客房被一抢而空、餐厅翻台率飙升至平日三倍的热闹场景,来自五湖四海的跑友将天津的街道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经济画卷。跑者们提前抵达,连住数日,带动了餐饮、购物、景点游览等全链条消费。

04

以马拉松的耐力与速度打造运动之都

就在2025天津马拉松结束后的转天,天津“十五运”体育代表团将举行出征仪式,天津体育健儿将在粤港澳三地奋力拼搏,展现天津体育的风采。

半个月前,全运会部分赛事提前开赛,天津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双线报捷,竞技项目斩获2银1铜,特别是天津射击队卧薪尝胆24年,刷新了全运会历史最佳战绩;群众体育项目更是收获颇丰,斩获2金1银1铜,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。

天津是中国近代体育的发祥地,最早传入篮球等西方近代体育项目。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在天津提出“奥运三问”,并推动成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;北洋大学王正廷成为中国首位国际奥委会委员。天津还走出过“蛙王”穆祥雄,“中国网球第一人”刘树华,一脚将中国队踢进世界杯的于根伟……天津女排更是群星璀璨,成为城市名片,书写着城市精神。


“蛙王”穆祥雄

天津于2021年提出“建设运动之都”,明确了打造体育强市的目标,同时争取在203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运动之都。而天津马拉松的持续火爆,恰恰说明,我们具备这个能力。


↑2
025年天津马
拉松

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,此刻,天津马拉松不仅是一场体育盛宴,更是一座城市以体育为笔、以健康为墨,文化、旅游、消费、社会治理相融合,共同绘就“运动之都”的新图景。伴随着“十五五”时期加快建设健康中国,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,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未来的日子里,天津马拉松将继续为健康天津贡献更多力量,让天津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更加有力地跃动。

当跑者的脚步与海河的涟漪同频共振,这座城市正以马拉松般的耐力与爆发力,书写着天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答卷。


↑2
025年天津马
拉松


记者 | 方奕昕 翟婧秋 刘克琦 董朗

编 辑 | 韩振


分享文章

评论

暂无评论,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