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拉松不能偏离专业规范的“赛道”
3月2日,2025南京溧水半程马拉松现场,众多跑者一路向前。(中国经济网 年巍/摄) 新闻背景: 10月31日,中国田协发布《中国田径协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马拉松赛事相关工作的通知》,旨在统筹推进马拉松赛...
![]()
3月2日,2025南京溧水半程马拉松现场,众多跑者一路向前。(中国经济网 年巍/摄)
新闻背景:
10月31日,中国田协发布《中国田径协会关于进一步规范马拉松赛事相关工作的通知》,旨在统筹推进马拉松赛事安全、有序、高质量举办,进一步完善赛事组织体系,压实各方责任,强化风险防控与安全保障机制,引导参赛者树立“循序渐进、科学训练、文明参赛、量力而行、安全完赛”的理念。
马拉松热背后的经济账
经济学里有一个“马拉松周期”理论,是指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,一个国家先后有多个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,代表着这个国家开始进入体育消费的黄金周期。马拉松赛事不仅能够带动运动装备等直接消费,还能通过异地参赛激活交通、文旅、住宿、餐饮等间接消费。
以2025年无锡马拉松为例,赛事期间在多个方面共产生经济效益5.05亿元,充分彰显了路跑赛事对举办地经济强大的综合拉动能力。今年5月,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发布的《中国路跑人群消费与赛事经济》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全马、半马参赛者人均总消费达13444元,是未参赛跑者的3.6倍。
发展乱象亟待治理
安全完赛是广大跑者的首要诉求。但有研究表明,马拉松运动的危险程度并不算低,安全举办一场马拉松赛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也非小数,一些县级城市并不具备承办一场合格的马拉松比赛的组织能力。
此前就有专家表态,马拉松不应该被当作全民健身项目来宣传,它本质上是极限运动。在这样的条件下,马拉松赛事确实不应该发展“过热”。2024年,某地马拉松赛事因高温和补给站缺水而取消的事情,足见举办马拉松绝非划定赛道、召集选手这么简单。
赛事在精不在多
早在今年7月,中国田径协会就发布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马拉松赛事组织工作的通知》,对马拉松赛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,包括加强分析研判,压实全链条各方责任;强化责任担当,落实属地监管;强化关键环节,排查风险隐患;丰富赛事供给,提高服务质量。
这也提醒赛事组织方:要把跑者的真实需求放在首位,优化赛事线路、提升赛道安全、强化物资补给、做优志愿服务,用硬支撑与软实力叫响城市口碑。期待更多城市马拉松以“跑者为本、品质为先”为导向,打造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国际标准的精品赛事,为中国路跑运动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(以上综合光明日报、光明网、四川在线)
V视角:
@大海星辰:马拉松比赛可以考虑在公园里办?
@远道:各地举办健康跑、欢乐跑,好好学习“村超”和“苏超”。
@伊人6319:应该改革比赛的奖金制度,不要高额奖励。
@林恩云:我觉得应该管,不可以到处都是马拉松。
@断章:周末办赛事,各种交通管制,出行很不方便。
中国经济网编后语:
马拉松是一项严肃的体育赛事,严谨的赛事组织和规范的竞赛规则不容缺位。以后的马拉松,不应再只追求规模有多大、数量有多少,而是更看重赛事质量是不是和城市的承载能力相匹配。对真正喜欢跑步的人来说,是一大利好。少一些急功近利,多一些长远谋划;少一些盲目跟风,多一些真诚热爱。只有各方共同努力铺就一条安全、有序、健康、文明的赛道,才能让马拉松越跑越好。
回顾:往期“经”点热评
评论
暂无评论,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吧!